近日,安踏集團即將收購美國品牌管理公司 Authentic Brands Group(ABG 公司)旗下銳步品牌且已完成實繳的消息,經多家媒體報道后引發(fā)業(yè)界廣泛關注。對此,安踏集團作出回應:“不對市場傳聞發(fā)表評論,建議以公司官方發(fā)布的信息為準”。這一回應既未承認也未否認傳聞,使得安踏與銳步的 “緣分” 更添幾分懸念。
銳步從 “三巨頭” 到輾轉易主的沉浮之路
創(chuàng)立于 1958 年的銳步,曾是與耐克、阿迪達斯并肩的運動鞋服 “三巨頭”,有著輝煌的過往。1985 年,其銷售額就達到 3.07 億美元,并在一年內翻了三番,1986 年飆升至 9.19 億美元。到了 1987 年,銳步更是以 14 億美元的銷售額超過耐克的 9 億美元,登頂全球第一運動鞋品牌。
1991 年,銳步的銷售額上漲到 27 億美元;2001 年,它與 NBA 達成合作,成為 NBA 運動服獨家制造商,此后還拿下 NLF 聯(lián)賽的服裝贊助權,發(fā)展勢頭迅猛。2006 年,阿迪達斯以 38 億美元收購銳步,旨在擴大業(yè)務以更好地抵御耐克的競爭。收購初期,阿迪達斯集團收獲頗豐,2006 年營收較 2005 年上升了 52%。
然而,好景不長。2006 年之后,銳步陷入了長時間的迷茫期。2009 年,銳步遭遇塑身廣告爭端;2012 年,又陷入廣告宣傳語風波。2016 年,Kasper Rorsted 出任阿迪達斯 CEO 后,推出了關閉表現(xiàn)不佳店鋪、削減開支等一系列措施,試圖改善銳步長期低迷的狀況。長期虧損的銳步直到 2018 年才扭虧為盈,并在 2019 年初恢復盈利。但受疫情影響,銳步的恢復計劃被中斷,最終迎來被出售的結局。
2021 年 2 月 16 日,阿迪達斯宣布完成 “銳步戰(zhàn)略選擇評估”,正式啟動剝離銳步的程序,銳步業(yè)務從當年第一季度起叫停。隨后,ABG 以 25 億美元價格從阿迪達斯買下銳步。值得一提的是,2021 年就曾傳出安踏有意收購銳步的消息,當時在確定接盤者 ABG 之前,安踏體育、美國威富公司以及一些私募投資公司都是潛在買家。
安踏品牌重塑能力獲認可,成銳步潛在接盤熱門
業(yè)內普遍看好安踏收購銳步的實力,這很大程度上源于安踏在品牌重塑方面的成功案例。2009 年,安踏收購了當時處于虧損狀態(tài)的 FILA,如今 FILA 的營收已超 260 億元。此外,始祖鳥、薩洛蒙、迪桑特、可隆等品牌在安踏旗下的良好發(fā)展,也充分證明了安踏出色的品牌重塑能力,而這正是當下銳步迫切需要的。
收購若成,安踏全球化版圖與多維度發(fā)展有望升級
若安踏成功收購銳步,將帶來多方面的積極影響。銳步曾推出智能跑步機、聯(lián)網拳擊沙袋等 IoT 產品,這與安踏的 “運動科技” 戰(zhàn)略相契合,甚至可能與始祖鳥的戶外裝備數(shù)據實現(xiàn)聯(lián)動。
從全球化布局來看,收購銳步將助力安踏實現(xiàn)運動品類全覆蓋,從專業(yè)運動(籃球、健身)到休閑時尚(復古鞋)、戶外(始祖鳥)領域均有涉及。在技術層面,整合銳步的智能硬件與亞瑪芬的戶外科技,可強化安踏的技術壁壘。在文化影響力方面,銳步的復古基因能吸引 Z 世代,與 FILA 形成 “雙潮流引擎”,進一步提升安踏的品牌影響力。
目前,安踏與銳步的收購事宜仍停留在傳聞階段,后續(xù)進展如何,我們將持續(xù)關注。